登录

汇总13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况,各省区市各出实招、方案各具特色

文章来源:中大咨询


引言: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落实。岁末年初时,我们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全文新鲜提法做了详细的解读,与众多读者交流看法。一直以来,我们也坚持跟踪各地方案发布时间、内容特点及规划措施。多番报道整理,各省区市可谓各出实招,方案内容也各具特色。

北京:推出系列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新机制、新举措


北京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4月7日从北京市国资委获悉,《北京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近日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这份近万字的方案中,推出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新机制、新举措。


花样激励 引入职业经理人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将通过混改深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分层分类开展混改,把上市作为主要形式。

方案中设下的“小目标”是,到2022年,力争每家竞争类企业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竞争类企业资本证券化率提升到60%以上。同时,还要支持和引导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企业要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提高战略投资者的数量和质量。”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贵林表示,还将支持混改企业全面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国企选人、用人也将更加市场化。根据方案,国企未来将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按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经理班子成员达到一定数量。[M1] 企业管理人员将大力推行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以激发人才活力。

激励机制不足,是国企长期的“痛点”。方案对症下药,要求国企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用足用好股权和分红激励、股票期权、超额利润分享等。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员工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鼓励从事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国企,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实施跟投。


追加研发 力争重大项目落地


近300个项目入选高精尖产业项目储备库,累计拥有近500个各类创新平台,近1500个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十三五”期间市属国企创新加速,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北京国企又将扮演何种角色?

方案表示,将积极引导国企大力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更加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具体说,一方面国企要加强与央企合作,争取重大产业和创新项目在京落地;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关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推动国企优先采用首台(套)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主动参与“三城一区”建设。

“与过去相比,将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张贵林介绍,方案还提出一系列可量化的“硬指标”,并将研发投入强度纳入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到2022年市属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0%,三年累计新增研发投入不少于1200亿元,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

创新成果如何变为“真金白银”?方案表示,国企要聚焦“高精尖”产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在城市出行、科技冬奥、智能工厂等领域,国企将推出不少于100个新应用场景,让更多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

加快盘活 国企登上新舞台


“两区”建设是北京“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头戏。在服务“两区”建设中,北京国企将建设跨境电商保税仓、体验店,推动王府井免税店在京落地,支持国企发展首店经济,全力服务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服务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方面,近日由市属国企北京金控集团发起成立的“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已经亮相。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国企发展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北京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按照方案要求,统筹指导国企在津冀集中布局,主动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并加快将符合功能定位的国企向城市副中心转移。

城市更新是国企发展的另一片战场。根据方案,国企闲置的土地、房屋资源将加快盘活利用,一批老旧厂房和低效楼宇也将改造升级。同时,方案还鼓励国企利用五环内城市副中心的土地空间,优先引入补齐产业创新和城市功能短板的设施项目五环以外土地空间优先用于高端制造项目。国企还将深度参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旧小区重现生机。

作为服务社会民生、保障城市运行的“顶梁柱”,国企将加大交通、水务、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优化地面交通线网,开通轨道新线,方便市民出行。


上海: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年初报道获悉,上海已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方案》,上海将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中提出:

到2022年,上海国资系统将新增10家左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实施“二次混改”;暂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充分竞争领域企业,也将适时引入具有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还将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城市等十大创新型领域,开展创新综合改革试点,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十大机制。


 上海国企改革将注重以优化布局为关键,持续服务国家和上海重大发展战略。


一. 推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落实落地


国资国企要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培育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建立上市资源后备库,新增10家左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整合会展资源,打造世界一流会展企业,高标准承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现从“展品”到“商品”的溢出带动效应。


二. 实施“三大产业”“四大品牌”战略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先导产业,加快三大产业高地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基础,推出更多成果。完善品牌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将有关费用在考核中“视同于利润”,并配套国资收益资金支持,同步加强人才政策系统集成,推动国有企业成为上海“四大品牌”建设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三. 助力强化“四大功能”服务保障社会民生


国资国企要全面服务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担当履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表率,积极参与旧区改造、租赁住房建设等民生工程,参与本市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民生改善、环境提质、发展提速。


  上海国企改革将注重以提高效率为目标,断推动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


一.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支持和引导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实施“二次混改”。鼓励暂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充分竞争领域企业,适时引入具有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化员工持股试点,支持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的企业集团经营管理团队和核心员工参与员工持股。


二. 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推动市场竞争类、金融服务类企业集团基本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建立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水平分析评价机制,推动上市公司提高发展质量。加大国资收益、国有资源集中集聚集约力度,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保障工作提供支持。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作用,实施盘活资产、重组整合、优化配置、价值管理、业务嫁接。


三. 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调整


推动企业集团深化改革,加强战略资源整合,优化集团管控体系,打造精干高效的集团总部。功能保障类企业建立渠道畅通、平衡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保障重大任务项目建设完成、城市运行安全稳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和“僵尸企业”处置,开展企业管理层级收缩。


四.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把握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机遇,发挥国有企业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以系统性创新谋发展,实现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以创新力的提升带动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增强。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城市等十大创新型领域。开展创新综合改革试点,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十大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


湖南:方案出炉

六大重点工作任务定调


2月18日,湖南省国资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2021年湖南国企改革攻坚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是国企改革攻坚年,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努力开好局起好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充分彰显湖南国资国企担当。

会议强调:

  • 要重点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和并购重组等工作,引进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引进好的体制机制、引进资金资本,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企业控制力、影响力;

  • 企业内部改革上,要重点抓好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骨干员工持股等工作,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动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

  •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充分激发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以坐不住、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抓好各项改革工作的落实落地。

据今年3月报道,《湖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印发,明确了全省2020至2022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标志着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提速、深入实施。

该《实施方案》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 强调系统性


突出系统集成、改革协同,围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重点内容具体部署,着力推动“1+N”政策体系落地落实。

二. 具有针对性


突出问题导向,更加强调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下更大功夫,针对国有经济布局不优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举措和实施路径。


三. 注重操作性


对各项改革任务都提出了具体化、可操作的实施路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将改革责任落实到地方、到部门、到企业,明确将改革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巡视巡察范围,并将其作为对各级政府和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 突出创新性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增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


重庆:抓紧抓实

推进“十个一批”重点项目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今年,重庆国资系统将着力推进实施“十个一批”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一. 实施一批创新研发项目,培育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全市“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引领提升创新能力,集聚一批“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建设一批市级、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协同推进企业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二. 实施一批传统产业提升和战新产业发展项目,塑造国企现代产业竞争新优势


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提速推进一批大数据智能化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聚,逐步形成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的产业结构。


三. 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


深入实施《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动市属国有企业主动“上云”,大力实施企业管控数字化、生产制造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生态培育、标杆示范引领五大行动,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制造和产业生态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四. 实施一批跨区域、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展现国企落实重大战略新作为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一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城市轨道、水利设施、供排水及环境工程、城市综合开发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


五. 实施一批全市重大公共服务保障项目,践行国有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使命


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加大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体现国有企业责任担当。

六. 实施一批国企改革项目,激发市场化新活力


坚持市场化导向,更深层次推动国企改革,重点在以专业化整合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以董事会建设为重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一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专业化重组整合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充分激发国有企业内生活力动力。

七. 实施一批企业安全发展项目,强化统筹发展与安全新举措


落实落细企业主体责任,抓好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持续加强“三基”工作、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管理培训,牢牢守住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底线。


八. 实施一批提升企业管理项目,夯实国企抗御风险新能力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督促指导企业抓好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8个重点领域、38项管理提升事项,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九. 实施一批强化企业内控体系建设项目,促进经营管理效能新提升


重点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执行、信息化管控、监督评价及出资人监督等方面持续用力,推进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完善和严格执行企业内控制度,提升内控体系有效性。


十. 实施一批深化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构建国资监管新体系


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推进国资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转变,切实提高监管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快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突出抓好市和区县两级制度、机制、规划、业务、改革、项目“六个对接”,推动全市国资监管上下贯通、全面覆盖。



江苏:摸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敢为先 勇立潮头 

不拿常规工作冒充改革


3月19日,江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召开,副省长、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马欣在会议上要求,切实抓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强化抓落实的责任,完善抓落实的机制,锤炼抓落实的作风,确保今年实现“年底完成三年改革任务70%以上”的目标。

2021年是“三年行动方案”攻坚年,根据要求,全国各地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江苏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是完成80%以上。用江苏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兼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郭平的话说,改革要“紧在前头”,对于2022年底前要完成的任务,要努力往前赶,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走在前列。

对于国资大省江苏而言,国资国企改革已行至“深水区”。主业聚焦、管理层级压减、僵尸企业出清、亏损企业治理、劣势企业退出、低效参股投资清理等问题,都是“难啃的骨头”“难剃的头”。

从何处着眼?

三年行动方案,关键词是“落实”。

江苏省国资委副主任李秀斌表示,在江苏,国企改革是“一竿子插到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动态跟踪、定期调度,打造一批改革尖兵做示范,让改革在基层落实、落地、见效,并带动整体面上改革。

从哪里着手?

瞄准“突出短板”“薄弱环节”,“地方版三年行动方案”点出重点,从“纸面”到“地面”,系统性改革方案逐一“揭纱”: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把三年行动纳入督查、巡视、巡查范围,“立下‘军令状’,就要干实事。”下一步,江苏国资国企将在优化布局结构、激发企业活力、规范公司治理、完善监管体制等四方面发力,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助力国资国企寻找新的增长点、突破点、创新点,为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贡献力量。


云南:结合实际

细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3月16日,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会上要求,各州市和省属企业要结合实际细化本级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提出具体清晰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

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决扛起第一责任,带头亲自研究推动;分管负责同志要当好“操盘手”,抓实抓细;改革责任部门要当好助手,开展好督查问效等各项工作。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督促推进机制,将改革考核评价结果与企业综合考核挂钩,明确任务“硬指标”,加大考核力度,逐月通报进度,确保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不断取得新突破。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加大国企改革成功经验宣传力度,汇聚改革正能量。

今年3月初,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云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10个部分,46条措施,80项具体任务……《方案》立足云南实际,发掘云南优势,在顶层设计、配套政策上高位推动,通过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云南省国资委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推动全省国资国企改革走深走实、提升改革综合成效,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突出抓落实、践行动,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在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的重要作用,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重塑云南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投入、服务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在疫情冲击下,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更加注重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作用,切实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优先综合运用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提高运营效率的改革举措,促进改革发展高效联动,推动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云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完成70%改革任务,确保2022年7月底前实现全面收官。“十四五”期间,云南还将聘请国际一流会计师事务所对省属企业每年开展一次全面审计,开展省属企业负责人交流和经理层人员市场化选聘,推动省属企业集团整体上市,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安徽:努力形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安徽版”


2020年12月25日下午,安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安徽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该实施方案将扎实推动安徽省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安徽省出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实际,提出大力推动安徽省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引导国有企业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展省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等特色做法,努力形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安徽版”。


该《实施方案》的地方特色主要有:


一: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发挥国有企业在以“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中的优势作用,加大国有资本向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融会观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布局力度,引导国有企业在“大智移云”等领域不断加大投入。

二:引导国有企业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建立健全长三角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制度和协作会商机制,不断拓展长三角国资国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三: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深化江汽集团与大众集团战略合作,支持省港航集团启动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

四: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到2022年,推动5户企业改制上市,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达到25户左右。

五: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在省属企业开展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在打破“铁交椅”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打破“铁饭碗”推动员工能进能出、打破“大锅饭”推动收入能增能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支持鼓励科技创新。

鼓励国有创投企业或基金建立符合规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完善跟投机制前提下,探索允许采用估值报告和事后备案制度,事前约定股权退出。


如何抓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督促,统筹协调解决《实施方案》落实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近期将召开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进一步抓好落地落实。

二:细化分解目标任务。

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工作台账,按照清单化、项目化、任务化的要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做到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

三:狠抓调度督促。

完善工作推进落实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工作调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或抽查,把方案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实时在线的三年行动方案督促督办系统,挂图作战,务求实效。

四:鼓励开拓创新。

在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前提下,赋予各地和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更大改革自主权,鼓励结合实际大胆试验探索。制定省属企业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激励企业领导人员主动担当作为。

五:注重宣传引导。

加强对我省改革中好的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大力宣传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江西: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


2020年12月16日,江西省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2020-2022)新闻发布会召开,据报道,江西省开启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新征程,到2022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力争突破5万亿元、营业收入年增速达到20%,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2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总体实现创新倍增,推动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20年9月底,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省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聚焦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七大重点任务,细化提出了30项具体任务,明确今后三年全省国有企业发展的“施工图”。

针对江西省国有经济规模总量偏小、布局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实施方案》强化了关键领域改革举措,包括加大市场化战略重组和并购力度,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和提高集中度,加快推动企业改制上市步伐,积极运用市场化差异化薪酬和激励手段鼓励企业创新创业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国有资本布局更加优化,国有企业的活力、创新力、竞争力和贡献力显著提升,江西省将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清单式工作台账,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对改革推进慢、阶段性任务没完成的单位进行通报督促,对改革任务重、问题多的单位开展重点调研,加强协调推进。


陕西:为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3月25日,陕西省国资委召开的宣贯解读视频会议要求,各市(区)、各省属企业党委要把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健全工作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完善工作机制。陕西省国资委将建立健全国企改革督办系统、进度跟踪和考核评估机制,将省属企业重点改革任务落实等情况,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挂钩,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革任务的70%以上,2022年6月底前完成重点改革任务。

近日,从陕西省国资委获悉:《我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方案》涉及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等8个方面的41项重点改革任务,是今明两年陕西省国资国企工作的主题主线。

《方案》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提出了“三个明显成效”的改革目标,即在全省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板块: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8个方面提出重点改革任务,是方案的主体

第三板块:重点强调了改革的组织实施政策保障工作。

陕西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为陕西深入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广西: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70%以上


1月26日,广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上表示今年广西将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70%以上。

广西将抓好责任落实,加强董事会建设,加快选派外部董事,进一步规范董事会运作。积极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设立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推动集团层面实施混改,继续推动一批子企业实施混改。探索以基金推动转型升级新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及品牌建设中的效应。抓好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着力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狠下功夫,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攻坚取得新进展。

去年11月,广西印发《广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该《实施方案》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 坚持高位推动与提前划相结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广西国资委在今年2月即启动了调研与起草工作,5月份成立了编写组。10月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的审议意见进行了补充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实施方案》印发稿。


二. 坚持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与破解广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现实问题相结合


《实施方案》既严格落实30号文明确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又着力破解广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部分目标及措施上有一些创新和突破。例如提出在区直企业选择50户商业一类二级子企业参照“双百企业”实施综合性改革,结合实际探索推进广西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推进企业科研院所改革等。


三.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


《实施方案》把切实解决现实问题作为改革目标,奔着问题去,扭住问题改,切实解决广西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国有经济布局不尽合理、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相对缓慢、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灵活、企业改革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四. 坚持整体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实施方案》既明确到2022年总体目标任务,又明确每年度的重点任务,在年度任务表中,每年提出60余项改革措施,体现了整体谋划与分步推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方案的可操作性。


五. 坚持定性要求与定量约束相结合


《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改革任务既有明确的定性要求,又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例如提出到2022年区直企业管理层级原则上压缩到3级以内,区直国有工业企业力争实现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2%等。


甘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稳步推进


甘肃省在做好国企改革“1+28”政策体系落实落地的基础上,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不断将甘肃省国企改革工作向纵深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0年国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后,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时作出批示,指导省政府国资委对甘肃省落实国企改革“1+28”政策体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评估,对近年来巡视和审计中指出国资国企方面的问题全面梳理。

全省国资国企系统深入学习理解方案精神,针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找准症结所在,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和要求,结合甘肃省实际制订实施方案。

2020年10月26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方案》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抓好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细化了110项重点改革任务,明确了三年全省国有企业发展的“施工图”。

《方案》出台以来,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和各市州及兰州新区主动作为、提前谋划,组织专班,对照《方案》要求,制定了本地区、部门实施方案,努力推进当年重点改革任务,一些改革举措已破题,取得初步成效,为今明两年持续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34条措施

推动7方面实现新突破


1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召开。山东省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一些重要改革事项和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共有34条措施,着力推动山东国企改革在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现、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以及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据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介绍,到2022年,山东各级国有企业将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集团公司和重要子企业董事会全部设立规范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落实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到2022年山东省属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将均不低于3%,重点制造业企业力争达到5%。建立省属企业主业动态调整机制,明确二级企业主业。制定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选取部分重点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

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到2022年将实现混改户数、资产双提升,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

在推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对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管理,2022年在各级国有企业控股子公司全面推行。在省属企业开展三项制度改革效能评估试点,全面建立管理、技术、技能等多序列并行岗位管理体系,并实行相匹配的宽带薪酬。出台完善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意见,实现应推尽推;出台规范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制度,到2022年覆盖面不低于10%。


黑龙江:着力解决重大问题

补短板、强弱项


据2月报道,黑龙江近期正式印发《黑龙江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改革的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确,黑龙江省要利用三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资产不优、活力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多等问题,补短板、强弱项,2021年,黑龙江将完成国企改革三年任务总量的70%。

黑龙江省制定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有5个特点


一. 注重省市企同步联动


在工作方式上,省国资委确定了省、市(地)、出资企业平行作业的工作方式,各市(地)、出资企业的实施方案与全省实施方案同步研究制定。目前,各市(地)和13户省国资委出资企业的实施方案初稿都已制定完成,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完成了审核,提出了修改意见,正在陆续履行会议审定和印发程序。


二. 注重结合黑龙江实际


《实施方案》既严格落实国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又结合我省实际,增加了深化全省重点企业改革、积极支持服务驻省央企改革等任务。


三. 注重目标问题导向


《实施方案》把切实解决黑龙江省国资国企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改革目标,提出了通过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到2022年所要实现的改革发展目标。


四. 注重任务落实为要


在起草过程中,既制定了《实施方案》,又制定了《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台账》。形成了黑龙江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指导性、操作性非常强,确保整个方案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


五. 注重量化考核指标


《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改革任务既有明确的定性要求,又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如推动地方国有工业企业研发投入逐年稳步增长,力争到2022年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明确了改革的量化指标。

为了保障任务按时完成,下一步,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